公司簡介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簡稱公規院)成立于1954年,原為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1999年改制并入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現為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工于創新,規以致遠。公規院將秉承“敢于擔當、甘于奉獻、勇于創新、善于合作”的企業精神,以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國際化綜合性工程咨詢公司”為愿景,以“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當期及未來價值增值最大化”為理念,深化推進“11266”發展戰略,努力成為產業鏈前端和高端的引領者、全價值鏈增值的貢獻者、行業技術創新的領導者。
發展至今,公規院實現了從單產業點到全產業鏈(規劃策劃、可行性研究、投融資、勘察設計、工程建設、運營維護、資產處置)、從國內到國際、從公路到大土木行業的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全過程一體化咨詢服務產業格局。
創新發展是公司在 60 多年發展中獲得的最寶貴經驗,也是我們贏得未來、贏得市場的根本性內生動力。公司進一步深化創新驅動,加強科研平臺建設,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增強科技對生產經營支撐作用,不斷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公司歷史悠久、行業地位領先,在特大橋、道路、隧道、市政、國際工程、招投標、監測及養護、工程管理等領域培養了咨詢、規劃、投融資、勘察設計、工程建設、運營維護、資產處置等一大批具有廣泛行業影響力、視野寬闊和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和管理人才。
公規院現有員工1300余人,碩博學歷人員占比超過50%,高級職稱及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占比高達45%,其中包含了一大批具有廣泛行業影響力、寬闊視野和豐富經驗的技術專家和管理人才。公司先后培養了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5名、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名、中國青年科技獎1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7名等一大批行業領軍人才。
近年來,公規院積極落實“五商中交”戰略,加快轉產、轉商、轉場,強化提升資本運作能力。在城市規劃、綜合市政、軌道交通、景觀園林、橋梁監測養護以及環保治理、工程總承包等領域發展迅速,新業務占公司業務總量已超 50%。同時,公司緊跟“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實施國際化優先發展戰略,百余個國際項目遍及五大洲 70 個國家。其中,馬來西亞東部鐵路、塞爾維亞澤蒙大橋、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文萊 PMB 跨海大橋等已經成為我國“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項目的重要代表工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強化創新驅動,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我國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了堅實基礎。
7月21-22日,驕陽似火,公司組織26個黨支部近百名黨員開展第二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
山東棗莊路線有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裴岷山,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徐國平,公司副總經理宋暉,總經理助理侯斌、吳重男等公司領導參加;河北西柏坡路線則由公司領導姜志新帶隊。公司以兩條黨性修養學習教育路線同時展開的特別方式追尋紅色記憶,牢職責、使命與擔當,共祝黨的97周歲華誕。
在棗莊,鐵道游擊隊的后代、棗莊市委黨校副校長劉春泉教授給大家上了一堂題為《緬懷鐵道英雄銘記初心與使命》的主題黨課,通過這堂生動的黨課,大家紛紛表示收獲很大,得到三點啟示,一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時常問自己入黨為什么?在黨干什么?身前身后能留下什么?永遠不要忘記為什么出發。二是黨的傳統政治優勢不能丟;三是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在八路軍抱犢崮抗日根據地遺址,通過參觀講解、觀看影片,大家了解到抱犢崮根據地是八路軍在山東的6個基本根據地之一,也是山東最完整的根據地,是八路軍第115師在山東抗戰的關鍵區域。羅榮桓元帥確立了“以抱犢崮為中心,向北向西連接大塊山區,向南向東南發展大塊平原”的戰略思想并順利實施;成為魯南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誕生地、八路軍第115師司令部所在地、華中至太行山以致延安的唯一紅色通道,是敵人聞風喪膽的鐵道游擊隊的大后方和指揮部;她是插在日本侵略者脊梁上的一把鋼刀,是華北連接華中根據地的樞紐,是膠東通往中央的秘密通道,號稱山東的“小延安”。
在這片讓人肅然起敬的革命圣地,全體參加活動的黨員在公司副總經理宋暉的帶領下,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重溫當年的決心和信念,并通過查找自身實踐的不足,鞭策今后不斷努力進取、奮斗終身。
走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臺兒莊大戰紀念館,館內陳列著1938年3月-4月臺兒莊大戰時中日雙方資料、文物千余件,這次偉大的戰役以慘烈的代價換取了抗日戰爭以來的最大勝利。它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這次戰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消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殲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
七月的西柏坡雖然烈日如火,但是黨員們的熱情比驕陽更盛。公司領導姜志新帶領黨員在五大書記廣場為領袖偉人敬獻了花圈,并在鮮紅的黨旗下再一次莊重宣誓,重溫入黨誓詞。
隨后,全體黨員先后參觀了中共中央舊址、西柏坡紀念館、七屆二中全會會址等處,重溫了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的作風。一幅幅歷史圖片、一封封悠久文件、一件件珍貴實物為大家還原了西柏坡的歷史風貌,講述了當年在這片土地上的革命激情故事。尤其是通過聆聽題為《學習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時期“趕考”路》的專題黨課,更加學習體會到西柏坡“新中國從這里走來”和“中國命運定于此村”的深刻內涵。
正定縣是習總書記從政的始發地。塔元莊也是在他在正定縣任職期間他最為牽掛的貧困村。全體黨員通過參觀圖片長廊、觀看記錄片和歷史展館,對曾經“十地九荒”的貧困村蛻變為新農村建設的代表,蛻變為黨政機關鄉鎮村干部教育培訓基地無不發出嘖嘖感嘆。
回程路上,大家紛紛表示“紅色”實踐教育不僅讓自身受益匪淺,更為革命前輩以家國天下為己任的情懷所感動。一定不忘初心,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性原則,把革命先烈的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融入到工作實踐中。